《國寶級大師健康麵食寶典》P.238

芋粿巧

芋粿巧

 眷村出生長大,家裡什麼都缺,唯獨不缺的是每月配給的米與麵粉,媽媽又是勤勉的客家姑娘,從小是被麵條、包子、饅頭、麵疙瘩、芋粿、菜頭粿….這些平民麵食餵養長大,但課餘的時間只能幫著做家庭代工、顧小孩,廚房的事媽媽向來一手攬,所以我一樣也沒學會,即便後來慢慢接觸烘焙,對於中式麵點卻一直有著莫名的距離感,覺得好難好難(明明試都沒試過XD)

DSC09136_副本.jpg

 書買了好久,終於提起勇氣踏出第一步,原來比想像中親切許多,食譜裡每道料理的量都很小,非常適合一般小家庭,對於新手來說,就算做壞了也比較不心疼XD

期待自己能跟著周師傅往新的領域邁進~ 

麵糊材料:糯米粉、樹薯澱粉、沸水、冷水

內餡材料:油、紅蔥頭、芋頭簽、蝦米、鹽、胡椒粉、香麻油

DSC09087_副本.jpg

紅蔥頭切成細末、蝦米泡軟後切碎

DSC09088.JPG

鍋內放少許油爆香紅蔥頭與碎蝦米

DSC09089.JPG

放入芋頭簽(我切成小丁狀),因為之後還要蒸所以不用炒至全熟

DSC09092.JPG

放入鹽和胡椒粉調味

DSC09094.JPG

加入芷羚教的秘密武器~統一肉燥麵裡的油包

DSC09095.JPG

炒好的芋頭好香好香,忍不住捏來偷吃,就算不做粿,這個單吃我也很可以^^

DSC09096.JPG

 將糯米粉與樹薯澱粉放入調理盆裡

 DSC09101.JPG

 加入沸水

 DSC09106.JPG

用木匙快速攪拌均勻

DSC09109.JPG

 接著加入冷水,揉成光滑的麵糰

 DSC09114.JPG

將炒好的內餡揉進麵糰裡 

DSC09116.JPG

鬆弛30分鐘調節軟硬度。剛揉好的麵糰偏軟,靜置後的麵糰明顯變乾許多 

DSC09123_副本.jpg

將麵糰分成8份,用手搓成橄欖形,再整理成彎月狀 (這張看起來好像牛軋糖XD)

 DSC09127.JPG

墊上防沾紙,用手指在麵團表面壓紋 

DSC09128.JPG

  形狀像極了擲茭求籤用的「茭杯」,農曆七月正值芋頭盛產期,芋粿巧也成了中元節祭拜好兄弟必備品

DSC09125.JPG

 放入蒸籠用大火蒸10分鐘

 DSC09132.JPG

 從不做中式麵點,家裡當然不可能有蒸龍,只有這個小鐵盤搭配大同電鍋勉強湊合著用,才8個粿還得分兩次蒸,超沒效率的啦,哈哈 !! 

 芋粿巧  

喔耶!!原來不會很難,第一次做還能有模有樣的呢!!

DSC09155.JPG

學芷鈴切成丁狀,除了QQ的外皮,還能吃到整塊鬆軟的芋頭,只可惜經驗不足,忘了粿粉沒有調味,炒芋頭的鹽放少了,味道淡了點

芋粿巧

 成品一個重量才三十多公克,兩口就能吃掉,這八個當天就全部解決。

買了一大顆芋頭才用不到1/3,趁著豪大雨停班停課,閒著也是閒著就再玩一次,這次多加了香菇,而且大膽的做三倍的量

芋粿巧

想做給同事嚐嚐,一個30g顯得有點小氣,這次把每個的重量調整到45g。

翻遍廚房找到一個方形小網架,能放得下6個,架在大碗公上,用大鍋大火蒸,開蓋時那陣混著芋頭香氣白煙散去,浮出一個個飽滿的芋頭粿,真的超開心

芋粿巧 

沒想到自己能連做兩次,在這之前擔心自己分不清糯米粉、在來米粉、地瓜粉、太白粉的特性與差別,後來想想,在接觸西式烘焙之前,我也分不清高筋、中筋、低筋,還不是照著食譜跌跌撞撞的一路走來,有道是「頭過身就過」,有多麼點勇氣可以再試試其它款了!

芋粿巧

 

【2018-226】芋粿巧 眷村出生長大,家裡什麼都缺,唯獨不缺的是每月配給的米與麵粉,媽媽又是勤勉的客家姑娘,從小是被麵條、包子、饅頭、麵疙瘩、芋粿、菜頭粿….這些平民麵食餵養長大,但課餘的時間只能幫著做家庭代工、顧小孩,廚房的事媽媽向來...

Rita Chen 發佈於 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itachin0918 的頭像
    ritachin0918

    Rita的部落格

    ritachin09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